【SEO】進階實務第一堂課 - 策略規劃
講師: 連啟佑老師
上課筆記者: 翁仔
1. 搜尋引擎運作原理 (google官方影片) ->以開圖書館為例子
搜尋引擎內部作業(黑色字體)
(1) 抓取資料 -> 開圖書館,一開始收集大量書籍
※ 搜尋引擎用"Spider"(也可稱"Robot"或"Crawler")特殊程式收集網頁 ※
※ 從重要網頁找起,透過超連結(錨點文字)跳到其他網頁 ※
(2) 分析內容 -> 查看書籍內容 (是哪ㄧ種書籍?)
※ 歸納網頁的資訊及主題 ※
※ 搜尋引擎將各式各樣資料轉成使用的標準格式並加以分析 ※
※ 搜尋引擎只看得懂文字與超連結 ※
(3) 建立索引 -> 將書籍分類擺上架子,有效率的找到書籍
※ 搜尋引擎索引是一種特別資料庫,使用索引有效率找出符合使用者查詢網頁 ※
※ 搜尋引擎儲存每個網頁Metadata(Title,Snippet..),方便展示搜尋結果時使用 ※
搜尋引擎外部作業(紅色字體)
(4) 比對查詢 -> 借書者需要什麼書籍
※ 找出各種變體字並更正拼字、檢查字詞順序 ※
※ 處理查詢指令 ※
(5) 搜尋結果排序 -> 將優質的書籍做排序
※ 自然搜尋結果: 搜尋引擎運用不斷改進的演算法做評估,站內因素與站外因素
※ 付費搜尋結果: 品質分數與競價價格
(6) 結果顯示 -> 將排序完的書籍推薦給借書者
2. SEO有哪些工作?
※ Google搜尋不是"全世界",是在搜尋"Google資料庫" ※
做SEO必須讓網頁有在Google資料庫內
結果:Yahoo總共有38,200,000個網頁在Google資料庫內
※ SEO執行工作流程 ※
(1) 網站規劃/健診 → 規劃一個適合做SEO的網站或找出現有網站問題
※ 古老瀏覽器只看得懂文字與超連結
※ 外包網路公司製作網頁,要有SEFCMS(對搜尋引擎友善的內容管理系統)
(2) 關鍵詞策略 → 找出適合的關鍵詞與對應網頁(針對性)
※ 除了站在官網品牌想法,要活絡關鍵字想像空間,站在消費者角度思考
(3) 網站建置/修改 → 打造一個對搜尋引擎友善的網站(內容計畫)
(4) 站內因素優化 → 網站中可控制、操作的SEO優化因素
※ MOZ Search Engine Ranking Factors 2015 ※
→ 提供SEO排名重要參考指標,共9種(4種站內、5種站外)
站內的四種因素(MOZ)
(a) 與關鍵字有關 全站 (Keyword Usage Features)
(b) 與關鍵字有關 單頁面 -> EX: Title、文案、相似字
(c) 與關鍵字無關 全站 (Keyword Agnostic Features)
(d) 與關鍵字無關 單頁面 -> EX: 獨特性內容、Mobile Friendly、網頁速度using site speed
(5) 網站提交 → 將網站自我介紹給搜尋引擎,提交XML sitemap
(6) 站外因素優化 → 不可控制排名因素的網站優化
站外的五種因素(MOZ)
(a) 連結 單頁面 (Page-Level Link-Based Features)
(b) 連結 全站
(c) 社交訊號 單頁面 (Page-Level Social Metrics)
(d) 品牌 全站 (Domain-Level Brand Metrics)
(e) 使用者資料、流量 全站 (Negative Ranking Factors)
(7) 搜尋結果顯示優化(SERPO)
→ 優化搜尋結果標題、摘要、連結..等,提高搜尋者點擊、點擊率上升
(8) 使用者經驗優化
→ 提高網站瀏覽量與轉換率、跳出率下降
※Google演算法演進※
※ 台灣企業做SEO常犯的11個錯誤 ※
(1) 先做網站才想到SEO
(2) 以為挑選關鍵詞很簡單
(3) 不懂著陸頁策略
(4) 頁面優化缺乏整體性
(5) 沒有提交 XML Sitemap
(6) 外部連結只知道衡量
(7) 忽略搜尋結果顯示優化
(8) 不重視使用者體驗
(9) 一次把所有會的東西都用上
(10) 不值得信賴的網站
(11) 沒有深入連結 (比例太少)
3. SEO績效評測
(全站)
(1) 搜尋引擎能見度 - 網站在搜尋引擎上容易被看見的程度(量化四個面向)
A. 搜尋引擎滲透度 - 分析網站在搜尋引擎有多少網頁被索引?
1. site:www.apple.com
2. google search console -> google索引/索引狀態
B. 連結人氣度 - 分析網站有多少反向連結?
※ 分成(1) 站內 正向/反向 (2) 站外 正向/反向
--> 正向: 我連你,反向: 你連我
※ 站外 反向 最有價值
※ 子域名: abc.xyz.com 是站外連結
※ 連結分析工具 (1) Majestic.com (2) Open Site Explorer
C. 搜尋頂端排名數 - 挑20組關鍵字,與競爭對手網站相比排名前20的關鍵字各有多少?
D. 搜尋引擎曝光度 - 公司名稱、品牌與主要服務,排名前10筆數量
※ 保護被競爭對手攻擊、增加行銷效益 ( ORM - Online Reputation Management )
(2) Moz 3大指標 - 安裝 Google Chrome 擴充工具 Mozbar
A. *DmR (重要性) = MozRank -> 等同於Google 的Page Rank
B. *DmT (信賴度) = MozTrust -> 等同於Google 的 Trust Rank
C. *DA (網頁排名競爭度)
※※ 以上三個指標是測出與競爭對手的差距,或許某些指標已經贏了,但排名還是輸
盡可能滿足三個指標分數都贏,就會有相當大的機率會超越排名哦~※※
(3) 來自自然搜尋的流量與比例 - 可以從Google Analytics上查看
A. 來自自然搜尋的交易機會(CPL)
每次交易機會成本(CPL) = SEO花費預算/產生交易機會數
B. 來自自然搜尋的每次交易成本(CPA)
每次訂單成本(CPA) = SEO花費預算/訂單數
(4) 三大用戶體驗 - 可以從Google Analytics上查看
A. 跳出率
B. 平均每次造訪瀏覽頁數
C. 平均造訪停留時間
(5) 來源: 搜尋引擎 - 可以從Google Search Console上查看
A. 主要引進搜尋流量的 Keywords
B. 主要引進搜尋流量的 Landing Page
(單一頁面)
(1) Moz 3大指標
A. MR (重要性)
B. MT (信賴度)
C. PA (網頁排名競爭度)
(2) 關鍵詞、著陸頁角度
A. 排名、曝光次數、點擊次數、點擊率
B. 訪次、跳出率、平均每次造訪